功能介绍
1、艺术氛围渲染

青花瓷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陶瓷艺品,以景德镇青花瓷最负盛名,其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装饰艺术效果极佳。而渲染青花瓷的陶瓷艺术氛围主要建立在合理选取与搭配陶瓷的外观色彩过程中,同时也不能够缺少陶瓷烧制艺术、釉彩材料艺术与装饰绘画等工艺手段作为重要的辅助。

2、视觉效应烘托

青花瓷主要是采取天然原料来进行成型制作的,因此青花瓷的工艺品能够带给人们非常美好与自然的视觉欣赏效应。通过仔细观赏青花瓷的艺术品表面外观形态,人们的视觉感官将会受到非常强烈的触动与吸引。

3、艺术价值展现

展现青花瓷的良好艺术价值应当集中体现在釉彩的工艺制作材料选取,以及高温烧制的陶瓷成型艺术手段采用。青花瓷的工艺成品必须要经过一次性的特殊陶瓷烧制方法才能够得以成型,进而完整展现出青花瓷的丰富色彩以及表面造型的匀称美感。对于青花瓷的艺术价值如果要进行必要的加深,工艺品的创作人员通常可以视情况增加陶瓷表面的花鸟造型、美丽的草木植物造型、素雅花朵的自然景物形象等。

特征(品格)
造型--敦厚
景德镇陶瓷器仿古青花瓷龙纹鱼尾瓶

元代青花瓷器造型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都有一个显者的特征,即形大、胎厚、体重,这是由于贵族统治阶级追求奢华,其大吃大喝作风而形成了元代粗狂、豪放、刚劲的工艺美术风格,体现在青花瓷器上即厚重,造型可以用敦厚来概括应该说,敦厚是它的时代风格。

首先,青花瓷的形态多属于圆润饱满的仿生造型,如罐、壶、盘、碗等。这些造型在传统的陶瓷中常见,其饱满的线条让人感到厚重、沉稳,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美感。其次,青花瓷的装饰往往采用大面积的洛阳花,或简约的水草纹、云纹等自然纹饰,这种简约风格和深沉的色彩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内敛、不张扬、但又有韵味和气质的美感。再次,青花瓷的造型和装饰往往与其用途和文化背景相符合。以盘碗为例,青花瓷的盘碗常用于食器、茶器或摆件等用途,这种使用场景需要盘碗具有稳重、实用的特点,而青花瓷的内敛美感则使得它成为了受到广泛欢迎的器皿种类。

装饰--富丽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故宫博物院)

元青花的装饰纹样在布局上富丽繁华,追求精致工整,整齐细密,具有程式化,如大盘采用同心圆环进行多层次装饰,是典型的密集式伊斯兰装饰风格,繁盛的图案追求青白相宜、和谐统一,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因此装饰画面富丽而无堆砌之感。元代青花瓷器装饰具有东方美学传统,在陶瓷上画花已成为当时的主流,也是明清陶瓷以彩绘为主的先声。

永乐、宣德--端庄
成化--清雅

器物造型多样,基本保留元代造型。由于郑和下西洋,受西亚地区风格影响,青花瓷器创新了很多器形,如天球瓶、双耳折方瓶、双耳扁瓶等,远销中亚、西亚、欧洲等国家。总的来说,永乐、宣德在青花瓷器的制作风格上改变了元代的敦实、厚重,而趋于端庄大方、清新流丽。

明永乐、宣德青花海水云龙纹扁瓶

成化典型的图案花纹除了常见的云龙、云凤、团龙、团凤、团花、波涛海兽、松竹梅等之外,还常见梵文、藏文作装饰。虽然传世作品并不如宣德那么多,但成化后期使用饶州国产的平等青,由于含铁量较少,烧成的色泽呈柔和淡雅、透彻轻盈之感。玲珑精巧的小型器物是本时期的主流,加之釉色肥润,抚之有玉之质感,该时期整体风格呈现出清秀淡雅、轻巧洒脱的艺术品格。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楼雕盖罐
嘉靖--热烈
明嘉靖 青花人物大罐

明后期的嘉靖时期,瓷工艺进一步发展。以使用回青料为标志的嘉靖青花,呈现出蓝中微泛红紫的色调,较之成化青花色泽的浅淡,嘉靖时期青花则表现得更为浓翠艳丽,胎质细洁,釉面肥润光亮,典型的嘉靖青花可谓“幽菁可爱”。嘉靖青花除了在色泽上取胜之外,器形更是丰富多彩,更加的彰显了青花瓷的热烈。